有家长对"孝道"这个词有些抵触情绪,对"孝顺"的"顺"字尤其反感,难道对父母就应该百依百顺吗?还有很多家长说,我们养育孩子,是尽责,是不指望孩子回报的。其实如果认真学习经典,就会发现真正的孝道是被误解了。教育孩子孝顺,不是怕我们老了没人养,而是在孝敬父母的过程中,孩子将学到信任、尊重、能换位思考以及跟他人沟通、照顾他人的实际生活的各项能力。
⊙孝道教育是在教什么?
1.现代社会父母如何理解孝道教育
家长可以从这样的角度去看:孩子跟父母的关系,是他在这个世界上所经历的最初的人际关系。孩子的品德、情商等等,最初都是在跟父母的互动中学得的。
孝的教育,是希望让孩子在幼年,能通过跟父母这一最亲密的、充满爱的人际关系,来学到种种做人的道理,以指导未来的一生。
教育孩子孝顺,不是为了要树立权威压制孩子个性的发展,也不只是为了让孩子将来对自己好,而是为了培养孩子好的品德、高的情商。在孝敬父母的过程中,孩子将学到信任、尊重、有爱心、能换位思考为他人着想、对别人理解和体谅、宽容和忍让、谦虚、感恩、独立,等等品质,以及跟他人沟通的能力、照顾他人的实际生活能力等等。
这将为孩子的一生打下好的基础!
2.古人把"孝"作为教育的起点和最基本的道德准则
古人认为,凡事要从基本的做起。如果跟父母的关系都处理不好,又怎么能处理好其他的人际关系?如果家里的事情都没有搞好,怎么能搞好大的事情?教育孩子也是同理,先从家里的跟父母的小事开始,从小处培养好的习惯和能力,有了这个基础,再去谈其他能力的培养,再学其他的文化知识。
⊙怎样做父母,孩子才孝顺?
孩子是否孝顺,其实取决于我们是怎样做父母的。现在很多家长都让孩子背《弟子规》,但是在实际生活中,我们做的却常常是另一个样子。在很多家庭里,别说《弟子规》里的标准,大概就连西方家庭里孩子对家长基本的尊重,我们都没有做到,比如,孩子可以随意抢电话、打断大人谈话、支配家长去做事。家长的地位会变得很低,妈妈一不留神就变成了服务员。那么,怎样做父母,孩子才孝顺?
1.不仅要讲道理,更要在实践中一点点落实
标准不一定太高,现实一些。当孩子懂事一些了,就要制定规则,让孩子通过实际行动去尊重父母、关爱父母。
在这个过程中,少一些情绪化的责备和批评,不要把"妈妈为你付出这么多,你怎么连……都不能"这样的抱怨挂在嘴上,好像是在讨债。而是心平气和地给一些具体的指令,制定具体的规则,让孩子多做点关心父母、照顾父母的小事。做多了,这些小事就变成了习惯。
要让孩子明白,父母也是独立的个体,也有自己的感受和需求,有自己的权利。并且逐渐给孩子讲一些自己的经历,让孩子更多地了解自己,从而在心底真的生出敬意。
有的人会觉得,保持距离能让孩子更尊重自己。距离当然应该有,但是我想,真诚的沟通、让孩子更多地了解父母,知道父母都经历过怎样的困境,是怎样地在付出、怎样地爱自己,这些都会让孩子的尊重更真心。理想的状态,孩子对父母应该是既爱又敬。
要想孩子尊重自己,父母也要尊重孩子,了解孩子成长不同阶段的特点,学会跟孩子沟通的技巧。平等、民主以及有效的沟通,这些都是确保孩子孝顺的前提。
2.让孩子多做事,多承担家庭责任,培养独立生活能力
孩子承担家庭责任,就是在帮助父母减轻负担。孩子有独立性,不依赖父母,他才有能力关爱别人、照顾别人。如果不独立,长大了还要啃老,他拿什么来孝顺?培养独立就是培养孝顺的能力。如果自己都照顾不了,怎么能照顾父母?
3.父母自己修心,保持好的心态和情绪,这也是帮助孩子孝顺
乐观、明达的父母不仅是孩子的好榜样,更给孩子减轻了孝顺的难度。自己多学习,与时俱进,少犯错误,少释放情绪污染,这就免得孩子 "号泣随,挞无怨"。
"孝"字,是孩子在搀扶老人的形象。孝的教育,归根结底,是关爱与尊重的教育。当我们成为老人时,孩子孝顺自己了,这并不是孝道教育的终点。如果孩子真的懂得了爱与尊重的道理,并能推而广之,对他人和世界都存有爱心和敬意,那才是孝道教育的成功!
(整理于网络)